为什么总有一批人,一直看不起公众号

7/3/2025, 11:46:00 PM

📌 一句话摘要

分析微信公众号算法变革对内容生态的影响及创作者应对策略,反驳'公众号已死'的片面观点

📝 详细摘要

文章针对近期部分公众号作者宣称'微信公众号已死'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。作者指出,这种观点源于微信公众号从订阅制转向算法推荐后,流量分配规则的变化导致部分老牌大号流量下滑。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证了算法变革的合理性:打破了内容生态的板结化,给新作者提供了机会;停更更多是作者自身创作瓶颈或盈利问题,而非平台问题;公众号影响力下降是行业整体短视频化的结果。作者特别强调内容创作与热点之间的关系,指出'10 万+'是算法选择的结果而非单纯追热点的产物。文章认为微信不公开算法是为了防止钻空子行为,建议内容创作者应放弃对流量的过度追求,专注于内容质量本身。

💡 主要观点

  1. 算法推荐打破微信公众号内容生态板结化 新规则削弱了早期大号的流量优势,为新兴创作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环境,促进了内容生态的活力,实现了内容分发的破圈效应
  2. 停更更多反映作者自身问题而非平台衰落 创作瓶颈、盈利困难等个人因素是停更主因,不能简单归咎于平台算法变革,新作者在算法体系下反而获得更多机会
  3. 内容创作与热点的辩证关系 '10 万+'是算法选择的结果,反映用户需求的集合,而非单纯追热点的产物,优质内容即使不追热点也能获得流量
  4. 内容创作者应放弃对流量的过度追求 过分迷信流量价值会导致创作异化,微信不公开算法是为防止钻空子行为,专注内容质量才是长期发展之道
  5. 公众号影响力下降是行业整体短视频化的结果 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向短视频转移是行业趋势,非微信公众平台独有问题,好内容在算法体系下依然有市场

💬 文章金句

📊 文章信息

AI 评分:80
来源: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作者: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分类:产品设计
语言:中文
阅读时间:25 分钟
字数:6028
标签: 内容平台, 微信公众号, 算法推荐, 内容创作, 用户行为

阅读原文 QR Code 返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