📌 一句话摘要
文章深入剖析了 2025 年七大顶流大模型(DeepSeek、Kimi、Qwen、OLMo、Gemma、Mistral、Llama)的架构演进与创新技术,包括 MLA、MoE、滑动窗口注意力、规范化层优化等,揭示其如何提升效率与性能。
📝 详细摘要
本文对 2025 年顶尖开源大语言模型(LLM)的架构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。文章指出,尽管基础的 Transformer 架构自 GPT 问世以来保持了相似性,但在位置编码、注意力机制和激活函数等方面存在细微改进。文章详细探讨了 DeepSeek V3/R1 中引入的多头潜在注意力(MLA)和混合专家模型(MoE),这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并扩大了模型容量。Kimi K2 作为万亿参数模型,在 DeepSeek V3 架构基础上,通过 Muon 优化器和调整 MoE 配置进一步优化性能。Qwen3 系列则提供了密集和 MoE 两种模型,以适应不同用例。OLMo 2 的创新集中在 RMSNorm 层的位置调整和 QK-Norm,以提高训练稳定性。Gemma 3 则通过滑动窗口注意力大幅降低了键值缓存内存需求。最后,文章还提及了 Gemma 3n 针对小型设备的优化,以及 Mistral Small 3.1 和 Llama 4 的架构特点,展示了 LLM 在效率、性能和部署方面的最新技术趋势。
💡 主要观点
-
混合专家模型(MoE)成为大模型扩展与效率兼顾的关键。
MoE 通过激活部分专家实现超大规模参数量与高效推理的平衡,显著提升模型容量和训练知识吸收能力,如 DeepSeek V3 和 Llama 4 所示。
-
注意力机制创新持续优化模型计算与内存效率。
从 MHA 到 GQA,再到 DeepSeek 的 MLA 和 Gemma 的滑动窗口注意力,这些演进旨在减少键值缓存内存占用和计算量,提高推理效率。
-
规范化层与优化器选择对大模型训练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。
OLMo 2 的 Post-Norm 与 QK-Norm、Gemma 3 的混合规范化设置,以及 Kimi K2 采用 Muon 优化器,都表明这些底层技术对模型训练过程和最终表现有深远影响。
💬 文章金句
- 本文没有聚焦于基准测试性能或训练算法,而是关注当今旗舰开源模型的架构发展。
- 通过 MoE 增加的大量总参数提升了模型的容量,这意味着模型在训练时可以吸收更多知识。而稀疏性则保证了推理的高效,因为不会同时使用所有参数。
- MLA 是一种能减少键值缓存的内存使用量的技巧,同时在建模性能上略胜 MHA 一筹。
- 滑动窗口注意力让 Gemma 3 团队大幅降低了键值缓存的内存需求。
- OLMo 2 的亮点主要集中在 RMSNorm 的位置调整:将 RMSNorm 放置在注意力模块和前馈网络模块之后,以及在注意力机制中对查询和键添加 RMSNorm(即 QK-Norm)。
📊 文章信息
AI 评分:94
精选文章:是
来源:新智元
作者:新智元
分类:人工智能
语言:中文
阅读时间:30 分钟
字数:7451
标签:
大语言模型, 模型架构, MoE, MLA, 滑动窗口注意力